男子四次拨打电话谎称机场有炸弹法律分析
因为看到关于飞机上有炸弹导致航班延误的电视新闻,王某萌生了拨打虚假电话的想法,只为了试试能否导致航班延误。2013年10月31日上午9时至11时左右,王某在沅江市某网吧上网查询到长沙黄花机场、杭州萧山机场、深圳宝安机场、福州长乐机场的客服电话及航班信息,并将以上信息抄写在其随带的一张纸上后离开网吧。2013年10月31日11时至13时期间,被告人王某在沅江市的家中用手机拨打长沙黄花机场、福州长乐机场、深圳宝安机场呼叫中心电话共计4次,谎称其在飞机上放置了炸弹,造成机场立即启动紧急预案,为排查险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,并导致部分航班备降、顺延,已核实的直接经济损失近六万元。
经鉴定,被告人王某有轻至中度智能受损,作案时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。
(来源:中国法院网 原标题:一男子四次拨打电话谎称机场有炸弹被判刑 作者:李艳阳 孙英)
李华阳律师:《刑法》第二百九十一条 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、交通秩序罪;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;编造、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】聚众扰乱车站、码头、民用航空站、商场、公园、影剧院、展览会、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,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,抗拒、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,情节严重的,对首要分子,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。
投放虚假的爆炸性、毒害性、放射性、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,或者编造爆炸威胁、生化威胁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,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,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,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;造成严重后果的,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第十八条 【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】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,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,不负刑事责任,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;在必要的时候,由政府强制医疗。
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,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。
醉酒的人犯罪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、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第三条 编造、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,严重扰乱社会秩序,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九一条之一的规定,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酌情从重处罚:
(一)致使航班备降或返航;或者致使列车、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中断运行的;
(二)多次编造、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;
(三)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;
(四)造成乡镇、街道区域范围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;
(五)具有其他酌情从重处罚情节的。
编造、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、生物威胁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,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,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。本案中,王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,严重扰乱社会秩序,其行为已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,鉴于其作案时系限定刑事责任能力,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。